概述
因为引脚资源有限,为了提升设计的灵活性,本芯片提供了引脚复用(Pinmux)功能。每个引脚均可通过配置连接到不同的内部IP电路。
具体引脚与IP电路的对应关系,请参考引脚复用表。
在进行开发前,请务必注意以下引脚复用相关事项,以避免意外行为导致使用问题。
功能复用
Function ID 0~18
当 Function ID 为0~18时,每个引脚仅能连接到特定IP的固定信号。此时,这些引脚可配置的功能非常有限,但通过专用设计可以使各个IP模块的性能最大化。
备注
例如,Function ID 8与Function ID 29~32均为SPI功能。由于Function ID 8为专用引脚,因此SPI功能的最大速率可达50MHz(主模式);而Function ID 29~32对应的引脚(全交叉引脚)能达到的最大速率仅为12.5MHz(主模式)。
以 PB30
为例:如果将其 Function ID 配置为 1,该引脚将通过引脚复用直接连接到UART1的 UART1_RXD
信号。
各引脚支持的具体功能分配请参考引脚复用表。
PB30 引脚复用连接示意图
Function ID 19~81
当 Function ID为19~81时,每个引脚可连接到特定IP的不同信号。这种设计提供了更大的配置自由度,但使用范围和部分IP模块的性能(如最大传输速率)将受限。
以 PA12
为例:将 PA12
的Function ID配置为19时,可以将 PA12
连接到UART0的 UART0_TXD
信号;若将 PA12
的Function ID配置为20,则可以将其连接到UART0的 UART0_RXD
信号。具体配置请参考引脚复用表。
PA12 引脚复用连接示意图
Function ID 0~19
当 Function ID 为0~19时,每个引脚仅能连接到特定IP的固定信号。此时,这些引脚可配置的功能非常有限,但通过专用设计可以使各个IP模块的性能最大化。
备注
例如,Function ID 6与Function ID 32~35均为SPI功能。由于Function ID 6为专用引脚,因此SPI功能的最大速率可达50MHz(主模式);而Function ID 32~35 对应的引脚(全交叉引脚)能达到的最大速率仅为12.5MHz(主模式)。
以 PA0
为例:如果将其 Function ID 配置为 1,该引脚将通过引脚复用直接连接到UART1的 UART1_RXD
信号。
各引脚支持的具体功能分配请参考引脚复用表。
PA0 引脚复用连接示意图
Function ID 20~67
当 Function ID为20~67时,每个引脚可连接到特定IP的不同信号。这种设计提供了更大的配置自由度,但使用范围和部分IP模块的性能(如最大传输速率)将受限。
备注
仅支持在 PA8~PA31
引脚和 PB0~PB10
引脚上配置这些Function ID。
以 PA11
为例:将 PA11
的Function ID配置为20时,可以将 PA11
连接到UART0的 UART0_TXD
信号;若将 PA11
的Function ID配置为21,则可以将其连接到UART0的 UART0_RXD
信号。具体配置请参考引脚复用表。
PA11 引脚复用连接示意图
Function ID 0~19
当 Function ID 为0~19时,每个引脚仅能连接到特定IP的固定信号。此时,这些引脚可配置的功能非常有限,但通过专用设计可以使各个IP模块的性能最大化。
备注
例如,Function ID 6与Function ID 32~35均为SPI功能。由于Function ID 6为专用引脚,因此SPI功能的最大速率可达50MHz(主模式);而Function ID 32~35 对应的引脚(全交叉引脚)能达到的最大速率仅为12.5MHz(主模式)。
以 PA0
为例:如果将其 Function ID 配置为 1,该引脚将通过引脚复用直接连接到UART1的 UART1_RXD
信号。
各引脚支持的具体功能分配请参考引脚复用表。
PA0 引脚复用连接示意图
Function ID 20~67
当 Function ID为20~67时,每个引脚可连接到特定IP的不同信号。这种设计提供了更大的配置自由度,但使用范围和部分IP模块的性能(如最大传输速率)将受限。
备注
仅支持在 PA8~PA31
引脚和 PB0~PB10
引脚上配置这些Function ID。
以 PA11
为例:将 PA11
的Function ID配置为20时,可以将 PA11
连接到UART0的 UART0_TXD
信号;若将 PA11
的Function ID配置为21,则可以将其连接到UART0的 UART0_RXD
信号。具体配置请参考引脚复用表。
PA11 引脚复用连接示意图
Function ID
每个引脚仅能连接到特定IP的固定信号。
以 PA0
为例:如果将其 Function ID 配置为 1,该引脚将通过引脚复用直接连接到UART2的 UART2_RXD
信号。
各引脚支持的具体功能分配请参考引脚复用表。
PA0 引脚复用连接示意图
备注
如果使用
PA9~PA16
和PB25~PB31``引脚,I/O 电压可以设置为 1.8V 或 3.3V。默认情况下,``PA20~PB6
是Audio功能。如果
PA20~PB6
引脚用作其他功能,则需注意 I/O 电压只能设置为 1.8V。有关 I/O 电压的更多信息,请参考引脚复用表。
Audio 功能
如果
PA20~PB6
引脚同时用作Audio功能和数字功能,请尽量将数字功能的布局远离Audio功能的走线,以避免干扰。不建议将
PA18 ~ PB6
引脚用作普通数字功能。
ADC/Cap-Touch 功能
如果 PA0~PA8
引脚用作 ADC 或Cap-Touch功能,请特别注意Cap-Touch的布局,因为其性能与寄生电容有关。更多信息请参考 ADC/CTC 布局指南。
Pinmux 信号描述
有关Pinmux所有信号描述的详细信息,请参考 UM0602_RTL8730E_pinmux.xlsx。
Trap引脚
在芯片上电过程中,内部电路会锁存若干引脚的状态,以决定是否进入不同的模式。
下表列出了所有的trap引脚及其描述。
引脚名称 |
符号 |
有效电平 |
描述 |
---|---|---|---|
PB31 |
TM_DIS |
低电平 |
禁用测试模式,默认内部上拉。
该引脚仅用于内部测试,正常操作时应保持逻辑高电平。
|
PB5 |
UD_DIS |
低电平 |
禁用UART下载模式,默认内部上拉。
|
引脚名称 |
符号 |
有效电平 |
描述 |
---|---|---|---|
PA1 |
TM_DIS |
低电平 |
禁用测试模式,默认内部上拉。
该引脚仅用于内部测试,正常操作时应保持逻辑高电平。
|
PA20 |
UD_DIS |
低电平 |
禁用UART下载模式,默认内部上拉。
|
PA22 |
PSO_SEL |
- |
电源选择
|
引脚名称 |
符号 |
有效电平 |
描述 |
---|---|---|---|
PA1 |
TM_DIS |
低电平 |
禁用测试模式,默认内部上拉。
该引脚仅用于内部测试,正常操作时应保持逻辑高电平。
|
PA20 |
UD_DIS |
低电平 |
禁用UART下载模式,默认内部上拉。
|
PA22 |
PSO_SEL |
- |
电源选择
|
引脚名称 |
符号 |
有效电平 |
描述 |
---|---|---|---|
PB22 |
TM_DIS |
低电平 |
禁用测试模式,默认内部上拉。
该引脚仅用于内部测试,正常操作时应保持逻辑高电平。
|
PB24 |
UD_DIS |
低电平 |
禁用UART下载模式,默认内部上拉。
|
备注
Trap 引脚需要根据 I/O 电源选择外部上拉和下拉电压。
唤醒引脚 & SWD 引脚
唤醒引脚
PB30
和 PB31
引脚直连唤醒电路,用于将系统从深度休眠状态唤醒。
备注
若需复用引脚功能,请先禁用唤醒功能。
SWD 引脚
PA30
和 PA31
引脚默认强制锁定为SWD功能。如需复用这两个引脚,调用 sys_jtag_off()
或 pinmux_Swdoff()
进行切换。
唤醒引脚
PA0
和 PA1
引脚直连唤醒电路,用于将系统从深度休眠状态唤醒。
备注
若需复用引脚功能,请先禁用唤醒功能。
SWD 引脚
PB0
和 PB1
引脚默认强制锁定为SWD功能。如需复用这两个引脚,调用 sys_jtag_off()
或 pinmux_Swdoff()
进行切换。
唤醒引脚
PA0
和 PA1
引脚直连唤醒电路,用于将系统从深度休眠状态唤醒。
备注
若需复用引脚功能,请先禁用唤醒功能。
SWD 引脚
PB0
和 PB1
引脚默认强制锁定为SWD功能。如需复用这两个引脚,调用 sys_jtag_off()
或 pinmux_Swdoff()
进行切换。
唤醒引脚
PB21/PB22/PB23/PB31
引脚直连唤醒电路,用于将系统从深度休眠状态唤醒。
备注
若需复用引脚功能,请先禁用唤醒功能。
SWD 引脚
PA13
和 PA14
引脚默认强制锁定为SWD功能。如需复用这两个引脚,调用 sys_jtag_off()
或 pinmux_Swdoff()
进行切换。